10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頭一次全體會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審議。繼2006年修訂之后,未成年人保護法再次迎來大修。修訂草案專門設立的“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專章,成為本次修訂亮點。
草案增至130條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綜合性法律,對未成年人享有的權利、未成年人保護的基本原則和責任主體都有明確規定。該法于1991年制定,當時只有56條。2006年修訂后增加到72條。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未成年人保護領域遇到許多新問題,面臨許多新挑戰。互聯網發展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不良信息及游戲成癮等問題影響未成年人發展;校園安全、學生欺凌案件時有發生,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損害。種種問題都呼喚法律領域對此高度重視。
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以來,在近30年實踐中,黨中央和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或部門規章。各地也出臺地方性法規加以保護,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順利開展,也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這些實踐做法和成功經驗為修訂法律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次提請審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有130條,比原來增加58條,增加近一倍。修訂草案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引起社會關注。
內容方面,修訂草案總則增加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強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第一責任;確立國家親權責任;增設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后的強制報告制度。增加“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個專章,并充實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等內容,完善司法保護措施,為未成年人撐起一把強有力的保護傘。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宋英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修訂草案體現了實事求是、問題意識、與時俱進的法治精神,在構建更加全面的保護體系中,盡顯未成年人保護要義。
網絡游戲限制時間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年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其中19歲以下網民占比超過20%。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極大改變了未成年人生活方式。
但互聯網對未成年人產生的消極影響也不容忽視,本次提請審議的修訂草案對此都有規定。
對于網絡上的許多不良信息,草案中多個條款對此作出規定。例如草案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內容創作與傳播;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及智能終端產品制造者和銷售者,應當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義務等。
“網絡保護內容多,涉及家庭、學校、網絡企業、政府等多個方面。”宋英輝說,草案對網絡企業應盡職責進行了規定,對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進行了強化。
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網絡防沉迷、游戲成癮問題也在草案中有了規定。例如,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實行時間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對網絡游戲時間限制立法是一個趨勢,作為保護未成年人權益領域的一部基礎性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將這項條款寫入其中是必要的。
對校園欺凌說“不”
近年來,校園欺凌、性侵案件社會影響極壞,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此次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專門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明確學校在欺凌防控、預防對未成年學生實施性侵害中發揮的作用。
“校園欺凌、性侵等案件近年來一直引人關注,在修訂草案中增加了防范的具體措施,對形成反欺凌的校園氛圍,以及事件發生后的及時處置有積極意義。”宋英輝表示,將反欺凌、防性侵教育納入學校教育中,也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為避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虐待、暴力傷害等侵害,修訂草案創設了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的從業查詢及禁止制度。
修訂草案還專門設立了“政府保護”章節,將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相關內容加以整合,明確各級政府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細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職責等。草案對各相關部門所承擔的職責也作了詳細規定,充分強化了政府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承擔的主體責任。
宋英輝表示,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政府部門很多,相互之間需要協調溝通,本次修訂草案明確建立協調機制,可以有效避免在實踐中產生空白地帶,更有效保護未成年人。“政府職能部門職責明晰了,能夠更好地相互銜接,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可以更好地履職。”宋英輝說。
網絡保護、反欺凌擬入法 為未成年人撐起強有力保護傘新聞來源于:中國新聞 內蒙腐植酸生產轉載報道